想知道鄂温克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么?来看看呼伦贝尔鄂温克旗鄂温克名称及其称谓的由来吧!“鄂温克”这一名称早已存在,是鄂温克民族的自称,在以往的史籍中虽然没有以“鄂温克”名称出现,但鄂温克民族不论哪个部分(梅音)都称自己是鄂温克人。说明这不是偶然的巧合,是在久远的历史年代中形成的,而且早已成为鄂温克人普遍认可的一个名称。
呼伦贝尔鄂温克旗鄂温克名称及其称谓的由来
因为他们在共同的地域内和共同的自然环境中所创造的共同的经济和文化,渗透在他们的意识形态和经济领域里所形成的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所表现的共同心理素质,凝聚在“鄂温克”名称之下,以“鄂温克”名称为标志联结了这一族群。
鄂温克人的思想感情,不仅体现在他们森林狩猎文化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上,还表现在鄂温克人唯一熟悉的环舞(也叫圈舞)上。鄂温克人在广袤的山林中游猎生活时,篝火是最好的朋友与伙伴,有时在寂静的夜晚,在篝火旁跳起环舞,参加者即席唱起适合步调节奏的歌,跳的人越来越多,圆圈越来越大,节奏慢慢加快,直到动作非常快,而圆圈转得像旋风,在高潮中舞者和旁观者相呼应,不断地喊出“伊坑……鄂温……伊坑……鄂温”的词句,欢呼着他们共同的名称—鄂温。
随着鄂温克氏族语、部族语词汇的丰富和发展,在“鄂温”一词词尾附“K”,而成为了一个完整的名称—“鄂温K(鄂温克语,发kei音)”。
中国以汉语音把“K”称为“克”,即“鄂温克”。俄国人把“K”用俄语称为“基”,即“鄂温基”或“埃文基。
”古代鄂温克人以“鄂温克”为族名,词源是鄂温克语,有凝聚鄂温克人心灵的意义,由于鄂温克民族历史悠久,缺乏考证资料,这个名称的本来意义至今仍没有统一准确的解释。
俄国学者希罗科戈罗夫·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中文名史禄国,在20世纪初,深入西伯利亚及中国和蒙古考察鄂温克人后,发表的《北方通古斯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有这样几段记述:“绝大多数北方通古斯方言中都有鄂温克’这个名称,并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说明在北方通古斯语言的和民族志的复合中有某种亲密的关系我有点倾向于他们自己的名称鄂温克’来称呼北方通古斯人……但这个名称的含义还不完全清楚。
有些通古斯集团已经忘掉了这个名称的本来意义,而这个名称的意义就是这样处于被遗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所有自称为或被其他通古斯集团称为鄂温克的通古斯集团包括在北方通古斯集团之内……他们现在或不太远的过去所说的方言,彼此非常接近,足以被认做是来源于不久以前,为所有鄂温克人多少都了解的某种原语。
从民族学观点来看,所有在历史上被认为北方通古斯人的各集团,都应归入北方通古斯人。”史禄国以鄂温克名称的含义不完全清楚为由,使用北方通古斯这一名称,继续歪曲了鄂温克民族的族称,但也充分肯定了“鄂温克”这一名称的由来已久,并为揭示鄂温克含义的由来提供了某些线索和依据。
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鄂温克民族简史》一书中,对鄂温克名称作过两种解释:一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一是“住在南山坡的人们”。“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之意,反映了鄂温克人与山林紧密相连的关系,因为鄂温克民族的祖先肇兴发祥之地和繁衍生息之地都是巍峨连绵的山峦和浩瀚的森林。如贝加尔湖以东巴尔古津斯基山脉(阿山)山峰高达7000英尺,伊卡次基山脉山峰高达6500英尺,维提姆台地高度达3000英尺,雅布洛诺威山脉山中隘路高达4000英尺,直到黑龙江上游,除了石勒喀河和额尔古纳河深谷之外,海拔高度都是在2000英尺以上,还有叶尼塞河与勒拿河之间的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之一。这些高原大山都是鄂温克人活动过的历史舞台,从这个意义上说,“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之说,体现了鄂温克人仰赖山林,索取天然产物生活的历史。至于“住在南山坡的人们”之意与“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基本相同,但作为一种含义解释不仅没有必要,而且也不是那么回事,在山林中生活过的人们都知道,猎民为了御风寒一般都住在阳坡,而南山坡之说,没有任何意义。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叫“下山的人们”,这与“鄂温克”名称形成的年代不符,相差数千年,所谓“下山”可能与元代中、后期在鄂温克人中出现马饲养业有关,但主要是指走出森林到草原或平原地带。如索伦鄂温克人在公元17世纪中叶迁居嫩江流域平原地带开始从事农业生产,其中的一部分鄂温克人又西迁至呼伦贝尔草原从事草原畜牧业,是在晚些时候才发生的。
对于“鄂温克”名称的含义,当今的鄂温克人认为其中的“奥科”一词不仅语音与“鄂温克”之名非常接近,意思也反映了鄂温克人寻找“奥科”(即苔藓)饲养驯鹿的活动。但由于鄂温克民族在历史上长期没有以“鄂温克”名称出现,鄂温克名称的本来意义也没有得以相传,也可以说,几乎失传,而当今的人们所解释的带有一些猜测性,在没有认真考证之前,很难确认哪个说法是对的。目前,在鄂温克名称还不太清楚的情况下,当前人们所解释的“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之说,还可以说得过去,内容符合鄂温克人在历史上是森林狩猎民族的特点。
鄂温克”名称及其本来意义,之所以处于被遗忘的过程,主要是由于鄂温克人长期以氏族为单位分布在广袤的原始森林中,过着游猎生活,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社会经济发展缓慢,滞后于时代步伐,鲜为人知。但也不是生活在真空地带,他们自身生产、生活的需要与外界接触、交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些朝代也逐渐管辖到了鄂温克人居住的山林地区,发现了鄂温克人。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由于鄂温克人仍处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外界也不知道这部分人是什么族群,不仅没有以“鄂温克”名称记载,而且以他们当时的生产、生活特点,一个朝代给一个名称,连续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名称。如我国北魏朝至唐代时包括在“室韦”各部及“鞠部”之中;在元
代被称为“林木中百姓”;在明代被称为“野人”女真和“北山野人”;在清代被称为“索伦”;在俄国境内的鄂温克人被称为“通古斯”和“雅库特”人。如此众多的名称多年掩盖了鄂温克名称,也冲淡了鄂温克名称本来意义的相传,幸亏鄂温克人自己把鄂温克名称作为“自称”保留在心目中,在民族内部相互之间始终以“鄂温克”称呼,而没有使鄂温克的名称淹没在历史长河中。
从17世纪初叶起,相继出现“索伦”、“通古斯”、“雅库特”名称,中国的清朝和沙皇俄国政府分别在其国度内作为官方名称加以推行,影响很大,使鄂温克民族处在复杂多变的关系中,分割鄂温克民族为几个部分,几乎使鄂温克这一名称消亡。
“索伦”称谓,是女真族于17世纪初,在东北再次复兴时,把黑龙江上游的鄂温克人误认为是另一地区的女真人,而以地域概念用满语称为“索罗乃”(意为“河上游”)的“索莪罗”(“自由民”之意),逐渐转化为“索伦”,不久在后金政权的文献中启用了“索伦”之称,最早见于1634年(天聪八年)的《太宗实录》。“索伦”的含义,一说“索莪罗”的转音;一说“肃慎”或“述律”、“索离”的转音;一说因其人,“骁勇”、“善战”和“劲旅”而得此名。“索伦”的本意和名望,使“索伦”之称获得了普遍的意义,而有些语言不相同的部族也借其名称索伦,便很自然地概括在“索伦部”的总称之中。
“通古斯”称谓,一说鄂温克人因居住在通古斯卡河而得此名;一说在17世纪初叶,俄国人向西伯利亚扩张到叶尼塞河流域接触鄂温克人后,根据雅库特人对鄂温克人的称呼,向沙皇政府的报告中首次提到了通古斯人。从此,俄罗斯人也开始称鄂温克人为通古斯人,但通古斯”的词源及其含义,至今尚不十分清楚,有的说含有贬义;有的说不含任何贬义,众说不一。据《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各民族》一书中称:“‘通古斯’这个名称的渊源不很清楚,对此,学者们提出过很多假说,目前我们只能说通古斯’的词源既不是俄语也不是鄂温克语,而是很古老的中亚人某种语言。”可是“通古斯”这一词很快又被欧洲人釆纳于人种志学上,成为了语言学上的术语,把满洲、鄂温克、鄂伦春、赫哲、锡伯族称为通古斯语族。在我国被称为“通古斯”的鄂温克人,是在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时,在1918年、1919年(民国七、八年)两年间从额尔古纳河以北的乌鲁柳圭河流域的乌鲁楞古、乌者恩、布如珠、敖嫩宝日金等地迁入我国呼伦贝尔草原莫尔格勒河流域,即今日的陈巴尔虎旗鄂温克苏木的鄂温克人,同时也有部分通古斯人随同布利亚特蒙古人从塔拉其迁到鄂温克民族自治旗境内锡尼河流域居住。
雅库特”称谓,是原在勒拿河流域北雅库特地域的使鹿(驯养驯鹿)鄂温克人,他们为脱离俄罗斯人和雅库特人的统治,牵着驯鹿,边打猎、边行走,穿越东西伯利亚的山林河谷,历时3个多月,在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渡过黑龙江漠河一带,1858年(咸丰八年)迁至额尔古纳河以南大兴安岭北部林区,被额尔古纳河对岸的俄罗斯人称为“罗西亚雅库特”人,日伪时期被日本人称为“雅库特”人,在1945年日本投降后,当地有些人仍称他们为“雅库特”人。有的学者认为“雅库特”是“雅发罕”的同音异译,即“步行”之意,因雅库特人步行狩猎、用驯鹿驮物而得此名。使鹿鄂温克人之所以称为“雅库特”的原因有二:其一,他们在勒拿河流域时与雅库特人为邻,受过雅库特人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其二,他们与雅库特人一样饲养驯鹿,以驯鹿驮物出入森林,因而被误称为“雅库特”人,他们是当今居住在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的使鹿鄂温克人。
还有“洪阔洛”称谓,据记载,清初对散居在嫩江以西诺敏河上游山林中少数索伦(鄂温克)人,当时因未识别清楚是哪个民族而以洪阔洛”称之。对此称谓鄂温克人并不完全认同。
可见,鄂温克民族在历史上一直被各朝代或其他民族冠以不同的称谓,而没有以“鄂温克”名称面对世界。自身又处于“大分散、小聚居”的状态,加上邻近民族文化的影响和渗透,但鄂温克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凝聚力没有变,不论哪个部分都称自己是“鄂温克”人。证明他们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历经沧桑,奋斗不息,共同创造了自己的民族历史和文化发展史,是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心理素质和风俗习惯的同一民族,并以不同时期不同名称存在于世的同一民族。
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拯救了鄂温克人,使鄂温克人从黑暗走向光明,鄂温克人迎来了新生,以“鄂温克”为正式名称问世。
苏联政府于1927年建立伊利姆比亚、贝加尔和通古斯—春那民族区,1930年联合成为鄂温克民族专区。1927年人口普查统计,通古斯(鄂温克)人口38804人,1989年为29901人。
苏联政府在1928~1929年间,还制订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书写鄂温克语的字,1937年改定为俄语字母。1931年出版了用鄂温克语文字印刷的书籍,从30年代开始,学校使用鄂温克语进行教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鄂温克民族人民的意愿,按照党的民族政策,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批准,于1958年3月5日取消“索伦”、“通古斯”、“雅库特”称谓,恢复了“鄂温克”的自称。并经国务院批准,1958年8月1日,在鄂温克民族人口聚居的原索伦旗行政区域内成立了鄂温克民族自治旗人民政府。还对散居的鄂温克人分别成立了9个民族乡。建国初期,据全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显示,全国鄂温克民族人口有7740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国鄂温克民族人口增长到2631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