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对于使鹿鄂温克人来说是无可替代的,而鄂温克使鹿部落,是一个倔强而可爱的民族,索玉兰原始部落是中国最后的狩猎民族之一,让小编带你们走进这个童话世界吧!
索玉兰原始部落中国最后的狩猎民族
首先发现索玉兰部落方位的不是通过双眼,而是那犹如溪水般的鹿铃声由远至近流入了耳朵,顺着声音的方向,撮罗子(使鹿部落使用的帐篷)掩映在葱茏茂密的白桦和松树林中。
“我从小看到的房屋就像伞一样的希楞柱,我们也叫它“撮罗子”。希楞柱很容易建造,砍上二三十根的落叶松杆,锯成两人高的样子,剥了皮,将一头削尖了,让尖头朝向天空,汇集在一起;松木杆的另一端则戳着地,均匀的散布开来,好像无数条跳舞的腿,形成一个大圆圈,外面苫上挡风御寒的围子,希楞柱就建成了。早期我们用桦皮或兽皮做围子,后来很多人用帆布或毛毡了。”
在这个营地中生活着索玉兰一家人,索玉兰就是照片中笑的最灿烂的大姐,她有一张鄂温克人特有的可爱面孔,是玛利亚·索的侄女;姐夫白大哥是汉族人,年轻时相爱后就随索玉兰住在山林中;最左边的大个子是他们的儿子乔克,最右边是乔克的同学,假期一同回家帮父母分担家务。他们一家人常年在这里饲养驯鹿,主要是为了游客参观,但不像敖鲁古雅那样商业化,他们依旧尽量保持着原始状态,由于交通不便,每天的游客只是稀稀拉拉的几个。如今狩猎文化已不可避免的被所谓的“文明”吞噬,旅游业代替了古老的传统,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与世隔绝的角落,连月亮之上都不再神秘。
“我们的驯鹿,他们夏天走路时踩着露珠儿,吃东西时身边有花朵和蝴蝶伴着,喝水时能看见水里的游鱼;冬天呢,它们扒开积雪吃苔藓的时候,还能看到埋藏在雪下的红豆,听到小鸟的叫声。
鹿对于使鹿鄂温克人来说是无可替代的。搬迁时,它们不仅负载着吃的和用的东西,妇女、孩子、年老体弱的人还要骑乘它,而它却不需要人过多的照应。它们总是自己寻找食物,森林就是它们的粮仓。而鹿奶是清晨时流入他们身体的最甘甜的清泉。
当我们在林中顺着鹿铃声传来的方向走去时,这些精灵忽隐忽现在茂密的树林中与我们捉迷藏,随着它们的身形逐渐明晰,内心就愈发的兴奋。
当书中才会出现的大兴安岭、鄂温克人、撮罗子和驯鹿活生生的展现在眼前时,它们陌生而又熟悉,心中不免会怀疑其中的真实性。而此时黄昏降临,猩红色的晚霞努力透过繁茂的枝叶,将这一切映照出斑斑点点的红色,增添了更多的戏剧效果,此时终于发现:我们确实走进了一个童话世界!
鄂温克使鹿部落,这是一个倔强而可爱的民族,希望这只濒临覆亡的小舟,能够继续漂荡在茫茫无边的林海。也希望索玉兰大姐一家人更够继续快乐的在这片养育鄂温克先辈的大森林中安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