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6月,世界气象组织通过决议,从1961年起将公约生效日,即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每年的“世界气象日”都确定一个主题,今年的主题是「海洋,我们的气候和天气」。那么世界气象日呼伦贝尔是怎么过的?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世界气象日呼伦贝尔是怎么过的?
一、市气象局联合市图书馆开展气象科普进校园活动
3月22日,呼伦贝尔市气象局联合呼伦贝尔市图书馆走进海拉尔区铁路第二小学,为150余名学生带来一堂“冬季降雪量和积雪深度的关系”科普讲座。
市气象台专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日常气象现象,为同学们分析指出降雪量与积雪深度之间存在的关系,以及积雪深度与气温、风等气象要素的关联。市气象台还向同学们发放了气象科普手册。
通过讲座,让学生们体验到降雪中蕴含的科学奥秘,激发学生对学习气象知识的兴趣。
二、世界气象日——小学生走进气象局探寻气象奥秘
3月23日,海拉尔区伊敏小学三年级的50余名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呼伦贝尔市气象局参观学习,探寻气象奥秘,丰富科普知识。
呼伦贝尔市气象台的两名专家用生动的语言和科普视频为小学生们讲解了2021年世界气象日主题“海洋,我们的气候和天气”的由来,以及天气预报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并现场解答了同学的疑问。
参观之后,市气象局工作人员还向同学们发放了气象科普手册和学习用品。
此次参观不仅使小学生们学习了气象知识,也增强了他们防范自然灾害和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丰富了小学生气象知识,激发了学生探索气象问题的欲望,体验了科学探究的乐趣。
三、来自草原深处银色毡房的气象科普直播
3月23日,呼伦贝尔市气象局组织专家团队深入草原深处,与拥有近500万粉丝的草原自媒体达人“牧民达西”联合直播。
本次直播以今年3月14日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暴风雪天气为切入点,解答了以达西为首的基层农牧民朋友所关心的“风雪雷雨的形成原理、气象怎么服务农牧林业生产、气象服务在灾自然灾害的防御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等三大类问题。
这场直播活动吸引了大量快手粉丝的目光,视频播放量达240万,直播有7.4万人关注,参加互动的粉丝数量达2万人次。
通过这次直播,让更多牧民和群众了解了相关气象科普知识和防灾减灾常识,切实增强了他们应急避险意识和防御自救能力。
除上述种类繁多的活动外,记者还了解到:
呼伦贝尔市将成立高分卫星分中心
为全市各行各业提供实时更新安全可靠稳定集约的高分数据
日前,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内蒙古数据与应用中心印发文件,同意依托呼伦贝尔市气象局设立“高分卫星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分中心”,并由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内蒙古数据与应用中心负责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
高分卫星有哪些应用?如何造福百姓生活?据了解,高分卫星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分中心成立后将主要承担四项主要任务。重点针对呼伦贝尔市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开展高分遥感应用示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空间信息服务;按市场机制原则,积极推动高分数据区域应用发展,促进应用产业化;结合呼伦贝尔市应用需求,组织开展高分数据应用规划论证、技术培训、宣传普及、应用技术研发和应用服务;按照“高分专项”有关数据政策和管理办法获取、管理、使用高分数据,并承担相应的数据安全保密管理责任。
市气象局将以统一管理、强化标准、效益优先、开放协同为建设原则,制定短期、中期、长期三阶段建设目标,通过重点建设组织体系、数据中心、应用中心、推广中心、科普中心五部分内容,构建布局合理、分工明确、特色鲜明、开放合作的高分卫星遥感综合应用体系,为全市各行各业提供实时更新、安全可靠、稳定集约的高分数据,支撑各行业高分应用项目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