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内蒙古代表团全团会议上,内蒙古“小鹿帽”悄然走红。一名头戴“内蒙古“小鹿”样式帽子的全国人大代表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这位是鄂伦春族的代表,头上戴的“小鹿头”其实是狍头帽。
内蒙古“小鹿帽”悄然走红
代喜院:
这顶帽子在重大节日庆典才戴
“这两天亲戚朋友发来很多网上我的照片,他们都告诉我说我在网上火了。”代喜院告诉红星新闻,自己突然“走红”觉得很意外,但非常感谢网友的关注,更希望能有更多人走进鄂伦春,了解鄂伦春族背后的历史文化。
对于头上奇特造型的帽子,代喜院表示,这并非是网友认为的鹿角,而是狍子的造型。之所以设计为狍子的造型,代喜院解释,过去鄂伦春族是以狩猎为生的民族,而选择狍子作为头饰形象,一方面是因为其在过去是祖先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另一方面是为了在捕猎过程中,戴着这种帽子能更快吸引动物,从而提高捕猎的效率。
“这顶帽子还拥有自己的专属名字,用鄂伦春语叫密塔哈,是我们鄂伦春族的民族服饰。”代喜院告诉红星新闻,鄂伦春族百姓每逢重大节日、庆典才会穿戴这样的服饰以示庄重。
鄂伦春族是中国东北部地区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内蒙古和黑龙江。由于过去狩猎的生产特点,鄂伦春族的服饰多取自兽皮,尤以狍皮为最多。
狍头帽是用整个狍子的头颅,去掉骨肉后,保留狍头上的毛、角、耳朵、鼻子和口,精心鞣制而成,与狍子的头一模一样。
但随着狍子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现在鄂伦春族已不再捕猎狍子。因此,这种帽子如今已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鄂伦春族百姓的狍头帽,主要有三大功能:一是保暖功能;二是装饰功能;三是伪装功能。
鄂伦春族百姓每逢重大节日或庆典才会佩戴,以示庄重。事实上,这已不是“狍头帽”第一次现身全国“两会”。2008年,来自内蒙古自治区的鄂伦春族政协委员孟松林,便头戴“狍头帽”。在2013年,来自内蒙古的全国人大代表何胜宝,也曾头戴“狍头帽”赶赴会场。
鄂伦春族自古以来居住在内外兴安岭原始密林中,从事着具有原始特征的狩猎生产,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居民俗文化,其中鄂伦春族古代居所“撮罗子”就是其中之一。
“撮罗子”也叫“斜仁柱”,鄂伦春语的意思是“遮住阳光的住所”,是世代在大兴安岭游猎的鄂伦春人的传统居所。撮罗子建筑的整体外观呈圆锥形体,用木杆相互咬合成三角形的基础骨架,夏天外面围上桦树皮,冬天围上兽皮。零下四、五十度的隆冬,鄂伦春人穿着大自然赐予的兽皮衣,住在自己搭建的“撮罗子”里,睡着狍皮口袋,骑着猎马行走于茫茫林海间。
由于“撮罗子”这种住所搭建起来简便易行,为鄂伦春族猎民游猎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狩猎季节到来,猎民们便拆掉撮罗子,把木杆等搭建撮罗子的材料捆绑好,放在猎马上,随时随地搬迁到猎物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