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是一个冬长夏短的地区,正式因为这样我们才能看到景色变化对比很明显的呼伦贝尔大草原,那么今天为大家带来一篇呼伦贝尔大草原,大雪原,更爱哪一面?的文章,大家来看看自己心中最喜欢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什么样的吧。
呼伦贝尔大草原,大雪原,更爱哪一面?
呼伦贝尔市冬天透彻骨髓的冷也让人们印象深刻。一年中,这里有六七个月漫长的冬季,一月份平均气温在-18—-30℃之间。所辖的根河市更以极端低温-58℃,被国家气候中心冠名“中国冷极”。
越冷越精神。像蒙古马一样,呼伦贝尔人不惧严寒,拼搏有为,努力把寒地气候开发成热资源。在发展冰雪+体育、冰雪+旅游、冰雪+产业的基础上,呼伦贝尔同样注重冰雪文化的培育。
在额尔古纳市民族风情冰雪园,人们在雪野里纵情嬉戏;在根河市中国冷极马拉松上,人们在极寒中奋力奔跑;在呼伦贝尔市主城区,人们在伊敏河上挥臂畅游……
如果没有亲身体验,你就感受不到呼伦贝尔人在冰天雪地中的乐观豁达,在极寒天气里的顽强坚毅。
冬泳被称为“勇敢者的运动”,海拉尔区被誉为“中国北方冬泳圣地”。在海拉尔有一群冬泳爱好者,他们在严寒冬日里破冰畅游,成为伊敏河畔动人的风景。
90岁高龄的解占生是冬泳队里年龄最大的运动员。“我坚持游泳20多年了,一年四季天天都游,冬泳让我的身体越来越强健。”解占生说。
每当雪花飘落,雪雕就将海拉尔装扮成冰清玉洁的世界,冰雪嘉年华也就此拉开序幕。在成吉思汗广场和城区的主要节点,富含迪士尼、城堡等域外文化元素和蒙古包、马头琴等蒙元文化元素的一座座雪雕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为草原之城增添了冰雪奇趣。
在呼伦贝尔,人们热爱冰雪,融入冰雪,唱响冰雪。
《呼伦贝尔大雪原》是呼伦贝尔市推出的大型民族歌舞剧,通篇贯穿着北方民族生产、生活、劳动和爱情的情节。在呼伦贝尔特有的冰雪大背景下,呼伦贝尔人装扮着每个有雪的早晨,温暖着每个寒冷的日子,创造着今天幸福的家园。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能够坚守在苦寒之地的呼伦贝尔,镇守边疆,建设边疆,本身就是奉献和牺牲。大兴安岭上的根河市一年中供暖期长达9个月。有人说,能留在这里的人,靠的就是对国家、对边疆的情怀。
1732年,巴尔虎蒙古人迁徙呼伦贝尔草原。他们与世居在这片土地上的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是呼伦贝尔这片土地上最早的主人。时代更迭,一代代呼伦贝尔人在艰苦环境中坚守边疆,筑起国家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如果说雪是雨的精魂,那马就是呼伦贝尔旷野的心神。在呼伦贝尔大雪原,点缀在雪野中游动的马群不惧严寒,顶风冒雪、顽强拼搏的景象,让人们心生感动。
作为世界古老马种之一,在风霜雪雨的大草原上,蒙古马不畏艰辛、纵横驰骋,铸就了蒙古马独特的品格和精神。
草原民族对马有着特殊的感情。年届古稀的希日额是陈巴尔虎旗巴彦哈达苏木巴彦哈达嘎查牧民。他爱马爱的执拗,家中上百匹蒙古马,他一匹也舍不得卖。希日额说,靠这些马我成家立业,马带给我现在的生活。我爱马,要与马相伴一生,还要传给子孙后代。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内蒙古时指出,干事创业就要像蒙古马那样,有一种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精神。
经过历史的沉淀与实践的熔铸,“蒙古马精神”已融入呼伦贝尔各族人民的血脉,成为各族群众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重要精神源泉与纽带。
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旗帜下,新中国成立70年来,呼伦贝尔各族人民谱写了气势磅礴、绚丽多彩的壮丽乐章。
——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越过1000亿元大关,人均GDP4万元,财政收入86.4亿元,分别是1952年有统计口径以来的800倍、100倍和859倍。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全市产业经济体系正在从以煤炭、电力、冶金、化工等为支柱,向以绿色农牧林业、旅游、冰雪、临空、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主导的方向转型升级。
——实现了从依赖资源到绿色发展的巨大变化。呼伦贝尔市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一大批重点工程。2018年,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植被盖度达到了74%,是近10年来的峰值,森林蓄积量在一年内增加了2000万立方米,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实现“双减少”。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着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2018年,全市8个国家对外开放口岸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89亿元,比有统计口径以来的1957年增长了5000多倍,年均增长15%。
——实现了从衣食困乏到决胜小康的巨大变化。2018年,呼伦贝尔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401元和14895元,城镇化率达到72.6%。公路、铁路总里程发展到2.8万公里、1987公里。4个支线机场+6个通用机场的航空网络布局初步形成。
今天的呼伦贝尔市,正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力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继续发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蒙古马精神,全面构筑起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