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梦想-草原自由行
首页 > 海拉尔资讯 > 编织呼伦湖生态安全保护网

编织呼伦湖生态安全保护网

关注 [呼伦贝尔圈 生活不绕圈]本地资讯 办事指南 实用查询
打开微信
2019-11-22 17:06:53 qiank

编织呼伦湖生态安全保护网,成立呼伦湖保护区科研规划监测中心,开展呼伦湖流域生态系统演变、保护治理以及生态修复等相关科研工作,具体内容如下。

编织呼伦湖生态安全保护网

编织呼伦湖生态安全保护网:

    呼伦湖保护区成立于1986年。一直以来,科技宣教科承担着保护区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监测工作。2013年,为了加大科研监测力度,经市政府批准,成立了呼伦湖保护区科研规划监测中心,具体负责保护区范围内的科研监测工作,有效提高了科研监测水平。2017年,市政府为了扩展保护区科研监测领域,建设科研合作平台,批准呼伦湖保护区管理局成立正科级二级机构呼伦贝尔市北方寒冷干旱地区内陆湖泊研究院,具体承担呼伦湖流域的生物多样性及其相关环境要素监测任务,并开展呼伦湖流域生态系统演变、保护治理、生态修复相关科学研究工作。

    呼伦湖保护区建立了研究院中心实验室,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内设环境实验区、生态实验区,配备了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液相色谱仪、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电感耦合等分析仪器。该实验室的建成为呼伦湖生态系统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实验条件。

积极引进各类人才一延伸科研交流平台

    不断加大科研和综合管护力度,是呼伦湖水域生态环境能够改善的关键。这两项工作的关键,就在于人才的储备与科研方面的技术交流。

    研究院成立之后先后引入博士研究生学历1人,硕士研究生学历9人,大学本科学历2人,专业涵盖了动物学、植物学、生态学、检疫检验分析、化学、环境工程、水生生物学等各个相关专业。为弥补专业人员的不足,研究院通过临时聘用形式招聘专业技术人员14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学历2人,大学本科学历12人,专业领域涵盖水生生物学、生物工程、应用化学等,完成了科研监测体系建立的初步人才储备。

    研究院积极筹建科研合作平台,先后建立了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达赉湖湖泊观测研究站、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呼伦湖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教学科研基地、北京林业大学教学科研基地、内蒙古农业大学达赉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科研基地、呼伦贝尔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实习基地、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和南京师范大学教学科研基地。在国际合作方面,研究院积极利用达乌尔国际保护平台,不断拓展合作领域。

呼伦湖生态安全保护网

多角度立体化监测一用心用情及时救护

    研究院的核心工作就是监测与救护各类动物,其中,生物多样性和环境要素是研究院主要监测的重点。

    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是呼伦湖保护区成立之初长期开展的一项常规工作。近年来,研究院利用新型监测手段如卫星追踪器、自动红外触发相机等掌握了鸟类的迁徙路径及停歇地,并对各种野生动物的分布、行为、觅食范围以及栖息环境进行监测。截至目前,保护区已更新记录鸟类21目60科345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2种,兽类6目13科38种,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2种,两栖类1目2科2种,爬行类1目3科3种,鱼类5目7科35种。

    为厘清保护区生物与环境关联的内在机制,研究院将监测范畴拓展到环境要素领域,在呼伦湖保护区内自主建立一个自动浮标站(9 项指标)、3个空气质量站(6项指标)、4个自动气象站(7项指标)和3处干湿沉降收集仪;通过与市生态环境局合作共同建设6处自动水质监测站(22项指标),共享权威数据。这些自动监测站的投入使用可实时动态掌握呼伦湖生态系统相关的环境要素指标变化情况。

    作为呼伦贝尔乃至内蒙古东部地区最大的野生动物救护基地,研究院(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是接收救护呼伦湖保护区范围及周边地区伤病野生动物最理想的地方,同时对濒危野生动物开展驯养繁殖工作。目前,研究院已建立野生动物救护室14个,并配备野生动物救护手术所必备X射线机、兽用多功能麻醉机等仪器。截至目前,呼伦湖保护区共计救护野生动物65种1000余只,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7只,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90余只。

编织呼伦湖生态安全保护网

关注呼伦贝尔全,从此生活不绕圈

相关路线

推荐攻略

查看更多

呼伦贝尔圈免费咨询, 玩转草原游!

关注方法
1保存下列二维码
2微信【扫一扫】选择相册你保存的那张图片
打开微信